适用场景:金融机构、大型电商、跨境支付平台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企业,尤其适合处理日均 100 万 + 请求的高流量业务;
核心优势:独立硬件架构,处理性能达 10Gbps 以上,可抵御大流量 DDoS 攻击(500Gbps+),支持深度包检测(DPI);
典型产品:华为 USG6000 系列、 Palo Alto Networks PA - 5000 系列,部署在服务器集群前端,作为第一道防护屏障;
成本参考:入门级约 10 万元 / 台,企业级(支持冗余部署)30 万 - 100 万元,适合年预算充足的中大型企业。
适用场景:中小型跨境电商、初创企业官网、测试环境等,日均流量低于 10 万请求;
核心优势:基于操作系统内核,成本低(开源工具免费),配置灵活,适合快速部署;
主流工具:
Linux 系统:iptables(命令行配置,支持复杂规则)、ufw(iptables 简化版,适合新手);
Windows 系统: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图形化界面,集成入系统,无需额外安装);
注意事项:软件防火墙依赖服务器 CPU 资源,高并发场景可能影响业务性能,建议搭配硬件加速模块(如 Intel QuickAssist)。
适用场景:部署在阿里云、腾讯云、AWS 等香港节点的云服务器,尤其适合弹性扩展的业务(如直播、电商大促);
核心优势:
弹性防护:可根据流量自动扩容,无需担心硬件瓶颈;
集成化管理:与云服务器、负载均衡、WAF 等服务无缝联动,支持一键配置;
可视化操作:通过控制台直观设置规则,无需命令行基础;
典型服务:阿里云香港节点的 “安全组”+“企业防火墙”、腾讯云的 “基础网络防火墙”,基础功能免费,高级防护(如 DDoS 高防)按带宽计费(约 200 元 / Mbps / 月)。
接口绑定:区分公网接口(绑定服务器公网 IP)和内网接口(绑定私有 IP,如 192.168.x.x),禁止内网接口直接暴露在公网;
VLAN 隔离:若服务器承载多业务(如电商交易 + 后台管理),通过 VLAN 划分网段(如 VLAN 10 用于业务流量,VLAN 20 用于管理流量),防火墙规则按 VLAN 独立设置,避免跨业务干扰;
IPv6 支持:香港网络 IPv6 普及率超 80%,需开启 IPv6 协议栈,配置双栈防火墙规则(同时支持 IPv4 和 IPv6),避免因协议支持不全导致的访问异常。
必开端口:仅保留业务必需端口,如:
网站服务:HTTP(80)、HTTPS(443),建议强制 HTTPS,关闭 80 端口或重定向至 443;
远程管理:SSH(22,Linux)、RDP(3389,Windows),建议修改默认端口(如将 SSH 改为 2222),减少暴力破解风险;
数据库:若需远程访问,仅允许特定 IP 段连接(如办公网 IP),禁止公网直接访问 3306(MySQL)、1433(SQL Server)等端口;
高危端口:坚决关闭 Telnet(23)、FTP(21)、SNMP(161)等易被攻击的端口,改用更安全的替代方案(如 SFTP 替代 FTP);
协议限制:
禁止 ICMP 协议(Ping):在公网接口关闭 ICMP 请求响应,防止黑客通过 Ping 扫描探测服务器存活状态;
限制 UDP 协议:仅允许 DNS(53)等必要 UDP 通信,其他 UDP 流量默认拒绝,降低 UDP Flood 攻击风险。
白名单优先:针对管理端口(如 SSH、RDP),仅允许特定 IP 段(如企业办公网 IP)访问,示例规则:
# Linux iptables允许192.168.1.0/24网段通过SSH访问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s 192.168.1.0/24 -j ACCEPT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DROP # 拒绝其他IP
地域限制:结合香港业务特性,若目标用户集中在亚太地区,可通过防火墙限制非目标地区 IP 访问(如禁止来自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异常流量),云防火墙通常支持按国家 / 地区配置规则;
动态更新:定期清理无效 ACL 规则(如已过期的临时授权 IP),避免规则冗余导致的性能下降。
部署方案:
硬件防火墙:启用内置 IPS 模块,开启 SQL 注入、XSS 攻击、命令注入等常见 Web 攻击的特征库检测;
软件 / 云环境:部署 Snort(开源 IDS)或云厂商 WAF(如阿里云 WAF 香港节点),针对 HTTP/HTTPS 流量进行深度过滤;
规则定制:结合香港本地攻击特征(如针对跨境电商的支付欺诈攻击),自定义检测规则,例如拦截包含 “虚假支付”“钓鱼链接” 等关键词的请求。
基础防护配置:
启用 SYN Cookie:在防火墙中开启 TCP SYN Flood 防护,设置半连接队列超时时间(建议 30 秒以内),避免服务器资源被耗尽;
限制单 IP 连接数:每 IP 最大并发连接数控制在 100 以内,防止 CC 攻击(如设置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yn --dport 80 -m connlimit --connlimit-above 100 -j DROP);
增值服务:租用香港本地 IDC 的 DDoS 清洗服务(如 HKBN、NTT 的 Anti-DDoS),防护能力可达 1Tbps+,按清洗流量计费(约 500 元 / Gbps / 月);
多节点冗余:重要业务建议在香港 + 新加坡部署双节点,通过 DNS 智能解析分流,当香港节点受攻击时自动切换至备用节点。
实时防护:
Linux 系统:安装 ClamAV 开源杀毒软件,定期扫描 /var/www、/tmp 等目录,配合 auditd 工具监控文件篡改;
Windows 系统:启用 Windows Defender ATP,开启实时扫描和行为监控;
补丁更新:
Linux:通过yum update(CentOS)或apt upgrade(Ubuntu)定期更新系统及组件,重点修复 CVE 高危漏洞;
Windows:启用自动更新,设置每周重启维护(选择业务低峰期,如凌晨 3 点);
漏洞扫描:每月使用 Nessus、OpenVAS 等工具扫描服务器,重点检查防火墙规则是否存在疏漏、端口是否意外开放。
登录防护:
禁用 root/Administrator 直接登录,创建低权限管理员账户,通过sudo/“Run as Administrator” 执行高权限操作;
启用多因素认证(MFA):SSH 登录可搭配 Google Authenticator,RDP 登录启用 Windows Hello 或短信验证;
远程访问限制:
管理操作必须通过 VPN(如 OpenVPN、WireGuard)或堡垒机(如 JumpServer)进行,禁止公网直接访问管理端口;
记录所有远程登录日志,包含 IP、时间、操作命令,保存至少 90 天,便于审计追溯。
传输层加密:
所有业务流量强制使用 TLS 1.2 + 协议,禁用 TLS 1.0/1.1 及 SSL 协议,在防火墙中配置 HTTPS 强制跳转(80→443);
SSH 使用版本 2,禁用版本 1,通过/etc/ssh/sshd_config设置Protocol 2,并限制加密算法(如优先使用 AES - 256 - GCM);
管理链路加密:VPN / 堡垒机连接必须使用强加密(如 AES - 256 加密、SHA - 256 认证),禁止明文传输密码或密钥。
数据本地化:若处理香港用户数据,防火墙需限制数据备份至香港本地数据中心,禁止未经授权的跨境传输(如通过 ACL 禁止向境外 IP 段传输数据库备份文件);
行业特定要求:
金融行业:需符合 PCI - DSS 标准,防火墙需记录所有支付相关流量日志,保存至少 1 年;
医疗行业:遵循 HIPAA 合规,防火墙需限制仅授权人员访问医疗数据,开启访问审计;
第三方审计:每年通过香港本地认证机构(如 HKQAA)的安全审计,验证防火墙规则是否符合 PDPO 及行业标准。
日志管理:
开启防火墙所有日志(访问日志、攻击日志、配置变更日志),输出至独立日志服务器(如 ELK Stack),避免本地日志被篡改;
日志保存至少 6 个月,支持按时间、IP、攻击类型等多维度检索,满足 PDPO 的溯源要求;
数据备份:
定期将服务器数据备份至香港本地云存储(如 AWS S3 香港区域、阿里云 OSS 香港节点),备份链路通过防火墙加密通道传输;
每月测试备份恢复流程,确保 RTO(恢复时间目标)<4 小时,RPO(恢复点目标)<24 小时。
多线路负载均衡:香港服务器常连接内地(CN2)、东南亚、欧美等多条线路,防火墙需支持按目标 IP 自动选择最优线路(如内地用户走 CN2,东南亚用户走直连线路);
MTU 优化:针对海底光缆传输,在防火墙中设置 MTU 值为 1400(默认 1500,避免大包分片导致的延迟),提升跨境传输效率。
界面本地化:选择支持繁体中文、英文的防火墙管理界面(如华为、深信服的硬件防火墙),便于香港本地运维人员操作;
日志多语言解析:确保攻击日志中的关键词(如 “SQL 注入”“恶意文件”)支持中英文检索,避免漏检。
集成本地情报:接入香港网络安全机构(如 HKCERT)的威胁情报,防火墙自动更新恶意 IP 黑名单(如近期活跃的钓鱼 IP、DDoS 攻击源);
云墙联动:若使用云防火墙,需与香港本地 IDC 的流量清洗中心联动,实现 “攻击检测→流量牵引→清洗→回注” 的自动化流程,缩短故障响应时间。
下一篇:服务器选型四大黄金法则:平衡需求、性能与成本的科学决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