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專業的香港本地雲服務商

流覽量(5)
時間:2025-07-31

算力网络:重塑全球数字化的 “新电网” 与中国贡献

在 2024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以算力为重要生产力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成为全球业界共识。随着数字经济重塑生产力与生产要素,算力网络正像工业时代的电网一样,成为支撑全球数字化生活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着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为何算力网络堪比 “工业时代的电网”?
业界专家常用 “电网” 类比算力网络,二者在架构逻辑与社会价值上存在深刻共性。算力网络(又称 “算网融合”“云网融合”)是以计算为核心,通过网络实现连接、通过感知实现匹配与调度的综合服务,能够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高质量、低成本、低延时的算力支撑。
1. 架构相似性
  • 电网:由发电企业、电力输送网络、电力用户三部分构成,发电后需经变电处理确保稳定供给。

  • 算力网络:对应分为算力资源池(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输送网络(骨干网、边缘节点等)、算力用户(企业、机构、个人),算力需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如边缘计算降低延迟、云端计算处理大规模任务)。

2. 基础性与普惠性
算力网络的核心是打破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的 “孤岛” 状态,使算力突破单点性能极限,像水、电一样成为社会基础性服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显示,每投入 1 元算力,可带动 3 至 4 元的经济产出,这种 “乘数效应” 与电网对工业时代的支撑作用如出一辙 —— 电网为机器运转提供能量,算力网络为数字经济提供 “动力”。
二、算力网络对全球数字化生活的深远影响
算力已成为衡量国家数字化水平的核心指标,而算力网络通过优化算力分配与使用效率,正在重塑全球数字化进程。
1. 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加速产业升级
相较于单纯扩大服务器规模,算力网络通过集中调度资源实现算力共享,大幅降低企业数字化成本。例如:
  • 智慧城市:过去需将全城摄像头数据集中处理,成本高、延迟大;如今通过算力网络实现数据离散化处理(边缘节点就近分析),既降低带宽消耗,又提升实时决策能力(如交通信号动态优化)。

  • 人工智能研发:大模型训练依赖海量算力,算力网络可整合分布式资源,使中小企业无需自建超算中心即可参与 AI 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提速。

2. 支撑物联网与新兴技术落地
物联网由海量传感器组成,需实时处理分散数据,算力网络通过连接分布式设备,为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撑。例如:
  • 工业物联网中,工厂设备的实时数据可通过边缘算力节点即时分析,发现故障后同步至云端优化全局生产计划,实现 “边云协同” 的高效制造。

  • 区块链应用中,算力网络提供的高可靠计算服务,可保障跨地域节点的共识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等场景的可信化升级。

3. 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均衡发展
发展中国家因资金、技术限制,往往难以承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算力网络允许其通过跨境调度使用其他国家的算力资源,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例如:非洲国家可通过算力网络接入欧洲的 AI 算力,用于农业病虫害识别、医疗资源调度等民生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三、中国为全球算力网络发展的贡献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约翰・霍夫曼指出:“在算力网络部署和服务方面,中国运营商已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在标准制定、政策推动、产业应用等领域的探索,为全球算力网络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1. 政策引领:“东数西算” 工程奠定基础
中国率先将算力网络纳入国家战略,提出并实施 “东数西算” 工程,通过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优化东西部算力资源配置 —— 东部地区聚焦算力密集型任务(如实时推理),西部地区承担大规模存储与训练任务,既缓解东部能源压力,又带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这一工程为全球算力网络的区域协同提供了实践样本。
2. 标准制定:主导国际规则体系构建
中国企业在算力网络标准化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
  • 2019 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等机构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率先提出算力网络国际标准项目,后续在 ITU、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推动多项标准落地,填补了全球算力网络规则的空白。

  • 中国积极推动 “开放共享、互联互通” 的技术原则,确保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算力资源可跨域调用,为全球算力网络的互操作性奠定基础。

3. 产业实践:推动技术落地与国际合作
中国运营商和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加速算力网络的商业化进程:
  • 中国电信构建 “2+4+31+X” 算力网络架构,实现全国 31 个省份的算力调度;华为推出的算网操作系统,已服务全球多个国家的运营商,支撑其构建本地化算力网络。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 ITU、IETF)的技术论坛与产业合作,推动算力网络在医疗、教育、环保等领域的跨境应用,促进全球算力资源的普惠化使用。

结语
算力网络作为数字时代的 “新电网”,正以其高效、普惠、协同的特性,重塑全球数字化的底层逻辑。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推动了自身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通过标准输出、经验共享,为全球算力网络的互联互通贡献了 “中国方案”。未来,随着 5G、量子计算、边缘智能等技术的融合,算力网络将进一步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支撑人类社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