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專業的香港本地雲服務商

流覽量(4)
時間:2025-07-31

2025年中国AI服务器行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加速

前言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推动全球进入智能时代,AI服务器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成为支撑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关键底座。中国AI服务器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并加速向“技术普惠+场景深化”阶段演进。


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技术路径:从硬件堆砌到能效革命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AI服务器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当前,AI服务器技术路径呈现“多元化架构+绿色节能”的双重特征。在硬件层面,GPU仍为训练负载的主流选择,但CPU+ASIC/FPGA的异构组合正成为推理场景的优选方案。例如,浪潮信息推出的NF5688M7服务器支持8颗昇腾910B芯片与2颗鲲鹏920 CPU协同工作,算力密度达2PFLOPS,显著提升推理效率。在能效层面,液冷技术从可选走向标配,冷板式液冷方案成本降低至传统风冷的1.2倍,但能耗节省40%;浸没式液冷技术使单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升,部分头部企业已实现PUE值低于1.05的极致节能效果。


(二)市场渗透:从训练中心到全域智能


AI服务器的应用场景正从大模型训练中心向全域智能渗透。在工业领域,华为与富士康合作推出“工业元宇宙”解决方案,AI服务器支持数字孪生工厂实时渲染,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达92%;在医疗领域,联影智能uAI服务器实现CT影像3D重建时间小于1秒,肺结节检测灵敏度达99.2%;在金融领域,工商银行部署昇腾AI服务器集群,反欺诈模型推理延迟低于5毫秒,误报率降低至0.1%。此外,边缘侧推理设备迎来爆发期,工业质检、智慧交通等场景推动推理服务器向小型化、低延时方向演进。


(三)政策支持:从顶层设计到区域协同


国家层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35%。地方层面,“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智算中心全国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八大枢纽节点吸引服务器厂商共建区域级算力池。例如,阿里云ET城市大脑在杭州部署超1万台AI服务器,实现交通信号灯动态优化,高峰期拥堵指数降低30%。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整理)


二、竞争格局分析


(一)三大阵营角逐市场主导权


头部企业:浪潮信息、新华三、超聚变等传统服务器厂商凭借技术积累与生态整合能力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浪潮信息通过JDM模式深度参与服务器设计、研发与交付,占据国内互联网客户云服务器和AI服务器的主要份额;新华三依托紫光股份在政府、运营商、央国企等行业的优势,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国产芯片阵营: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等国产AI芯片厂商加速突破。昇腾910B芯片性能对标NVIDIA A100,已成为国内客户在国产AI训练芯片中的首选;寒武纪MLU370S芯片在边缘计算场景中表现优异,客户包括中科曙光、浪潮信息。


互联网自研阵营:字节跳动、阿里云等互联网巨头通过自研服务器降低算力成本。例如,字节跳动自研服务器使大模型训练周期从月级缩短至周级,算力成本降低30%。


(二)技术路线分化:通用与专用并行


AI服务器技术路线呈现“通用GPU+专用ASIC”的分化趋势。通用GPU阵营以NVIDIA、AMD为代表,凭借CUDA生态与高阶芯片性能占据高端市场;专用ASIC阵营以华为昇腾、寒武纪为代表,通过定制化架构与垂直场景优化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华为昇腾AI集群支持万亿参数模型训练,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具备显著优势。


三、重点企业分析


(一)浪潮信息:全栈自研构建生态壁垒


浪潮信息通过全栈自研策略,构建涵盖芯片、整机、软件、服务的垂直生态体系。其液冷整机柜方案成为大型数据中心标配,支持高密度部署与智能功耗管理;JDM模式深度绑定互联网客户,实现服务器定制化交付。此外,浪潮信息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在八大枢纽节点布局区域级算力池,推动全国算力网络体系成型。


(二)华为昇腾:芯片+集群引领技术突破


华为昇腾聚焦AI芯片与集群方案,推出昇腾910B、昇腾310等系列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主流产品。其AI集群方案支持万亿参数模型训练,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实现商业化落地。例如,小鹏汽车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华为自研AI服务器,实现城市NGP功能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达到L4级自动驾驶水平。


(三)寒武纪:专用芯片开拓细分市场


寒武纪以专用AI芯片为核心,推出思元系列云端芯片与MLU系列边缘芯片,覆盖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场景。其自主指令集(MLUarch)与微架构技术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客户包括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头部厂商。此外,寒武纪积极布局车载智能芯片,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普惠化。


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技术趋势:存算一体与量子计算引领未来


未来,AI服务器技术将呈现存算一体与量子计算融合的发展趋势。存算一体技术通过存储与计算单元垂直堆叠,突破“存储墙”限制,单芯片能效比大幅提升;量子计算技术开始探索商业化应用,量子服务器在药物分子筛选、金融风险建模等场景中效率提升显著。例如,本源量子联合中科曙光推出“悟源”量子服务器,实现20比特量子计算模拟,在药物分子筛选中效率提升1000倍。


(二)市场趋势:场景裂变与生态重构


AI服务器的应用场景将不断裂变,从乘用车领域向商用车、公共交通、特种车辆等领域延伸。例如,自动驾驶企业采用芯片+自研服务器,实现特定功能接管次数极少;矿山、港口等封闭场景将实现无人化运营。此外,AI服务器将推动产业生态重构,芯片厂商、服务器厂商、云服务商、行业客户等各方将紧密合作,共同打造AI算力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


(三)政策趋势:标准互认与全球化布局


政策层面,国家将进一步完善AI服务器相关标准,明确能效等级、安全规范等要求,推动商业化落地。同时,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AI服务器数据跨境传输、网络安全等标准互认,降低全球化运营风险。例如,华为昇腾AI集群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为出海奠定基础。


五、投资策略分析


(一)价值投资焦点领域


芯片与架构:存算一体、Chiplet等新型架构产品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投资者可关注具备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


液冷与散热:冷板式液冷与浸没式液冷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投资者可关注在液冷系统研发与生产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


边缘计算:工业质检、智慧交通等场景推动边缘侧推理设备需求激增,投资者可关注在边缘AI服务器领域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


(二)系统性风险防控


技术迭代风险:AI服务器技术迭代速度较快,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避免投资过时或落后的技术。


市场竞争风险:AI服务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变化。


政策与合规风险:AI服务器涉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投资者需关注企业的合规能力与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其能够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如需了解更多AI服务器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AI服务器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最新資訊